咨询热线:010-63260528

NEWS INFORMATION

新闻资讯

《人民日报》刊发市场监管总局党组署名文章:加快建设质量强国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作者:中交远航认证 时间:2023-03-02 人气:703次

来源:《人民日报》

加快建设质量强国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共市场监管总局党组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眼统筹“两个大局”、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是新时代建设质量强国的宏伟蓝图,在我国质量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建设质量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大力促进质量发展,狠抓质量提升,推动我国质量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历史性成效。

       建设质量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国家强必须质量强,质量不仅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支撑,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历高速增长后,必须推动实现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高的根本性转变,才能真正走上强盛之路。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发展的质量效益仍有待提升,必须把质量上升为国家战略,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走以质取胜发展之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的质量支撑。

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树立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的鲜明导向,以提高供给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将全面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作为提升供给体系的中心任务,振兴实体经济。要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强化质量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提高产业链质量竞争力,促进区域质量协调发展,以质量提升助力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建设质量强国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质量一头连着供给,一头连着需求,贯通了整个产业链条,融入了经济发展全域,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有助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循环畅通,推动国民经济良性循环。质量是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与合作的关键要素,要深化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入开展双多边质量合作交流,发展更有质量的开放型经济,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更有活力。

       建设质量强国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关键要求。质量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直接影响着群众生命健康、财产安全和生活品质。要把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质量强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供给质量,不断释放和扩大内需潜力,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增强人民群众的质量获得感、满足感、幸福感。

       准确把握质量强国建设的总体要求

     《纲要》对我国质量强国建设作出整体部署,明确了全方位建设质量强国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全方位建设质量强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质量第一的强烈意识,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中国致力于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是质量强国建设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质量强国战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健全质量政策,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变革创新,着力提升产品、工程、服务质量,着力推动品牌建设,着力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着力提高全民质量素养,积极对接国际先进技术、规则、标准,全方位建设质量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质量支撑。

       全方位建设质量强国,必须明确总体发展目标。《纲要》提出,到2025年,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产业质量竞争力持续增强,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水平显著提升,品牌建设取得更大进展,质量基础设施更加现代高效,质量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到2035年,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

       切实抓好质量强国建设重点任务落实

     《纲要》明确了八个方面重点任务,这些都是质量强国建设的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需要全面准确把握,统筹推进落实。

       一是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协同开展质量领域技术、管理、制度创新,突破一批重大标志性质量技术和装备,增强质量发展创新动能。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开展质量惠民行动和放心消费创建活动。

       二是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分行业实施产业基础质量提升工程,强化产业基础质量支撑。加强产业链全面质量管理,打造技术、质量、管理创新策源地,实施区域质量发展示范工程,推动区域质量协同发展。

       三是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实行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监管,提高农产品食品药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行动,建立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定制度,推进实施重点产品质量阶梯攀登工程。

       四是提升建设工程品质。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强化质量责任追溯追究,强化工程质量保障。促进从生产到施工全链条的建材行业质量提升,提高建筑材料质量水平,实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升级工程,打造中国建造升级版。

       五是增加优质服务供给。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价值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提高生产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强生活服务质量监管,加强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实施服务品质提升工程。

       六是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引导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创新质量管理理念、方法、工具,推动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新型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实施中国品牌建设工程,争创国内国际知名品牌。

       七是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建立高效权威的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建设系统完备、结构优化、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国家级质量标准实验室,加强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实施质量基础设施拓展伙伴计划,推进实施质量基础设施升级增效工程。

       八是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健全质量法律法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工程质量违法违规等行为。完善多元化、多层级的质量激励机制,创新质量监管方式,健全产品召回管理体制机制,实施质量安全监管筑堤工程,深入开展全民质量行动。开展质量监管执法和消费维权双多边合作,定期举办中国质量大会,积极参加和承办国际性质量会议,加强质量国际合作。

       建设质量强国,必须坚持党对质量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质量工作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建立质量强国建设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促进产业、财政、金融、科技、贸易、环境、人才等方面政策与质量政策协同,确保任务落地见效。开展督察评估,加强中央质量督察工作,建立纲要实施评估机制,形成有效的督促检查和整改落实机制。


上一篇:长三角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快联快通

下一篇:交通运输部召开领导干部会议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 李小鹏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