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63260528

NEWS INFORMATION

新闻资讯

向海图强走在前 ——山东省港口集团一体化改革发展3周年回眸

作者:中交远航认证 时间:2022-08-05 人气:1196次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2019年86日,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要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的殷殷嘱托,肩负着山东省建设“海洋强省”的时代使命,山东省港口集团(简称山东港口)应运而生。

 3年来,山东港口人站位高远、抢抓机遇、乘势而为、激发动能,各项工作进位争先、再攀新高,交上了一张张成色十足的优异答卷。

 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走在前:加快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中心,航线总数达到320条,航线数量和密度稳居北方港口首位,中转箱量较成立时增长28.3%;开辟内陆港30个、班列79条,海铁联运箱量连续保持全国第一……

 在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上走在前:率先建成全球首个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干散货专业化码头全自动控制系统,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效率连续刷新世界纪录;启动建设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设立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港信期货公司,布局大宗商品交易运营中心;积极打造陆海联动高峰论坛、石油贸易大会、粮油大会、商品车大会等高端合作平台……

 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发挥中国北方最大外贸口岸优势,畅通沿黄流域物流大通道;聚焦双碳目标,在行业内率先发布绿色低碳港口“十四五”规划;完成全国首个退港还海、修复整治生态岸线项目——日照港海龙湾项目,昔日黑煤港变成美丽的生态良港……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山东港口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始终将港口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化改革,积厚成势,勇当‘探路者’、敢闯‘无人区’,以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的卓越成效,争做‘三个走在前’的排头兵!”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说。

 握指成拳 释放改革红利

 山东省拥有3345公里的海岸线,沿海7市遍布大小26个港口,海洋资源禀赋优势显著。然而,长期以来存在的资源分散、投资盲目、定位重合、无序竞争等问题,导致山东港口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基于此,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了推进全省沿海港口一体化改革、组建山东省港口集团的重大决策,赋予山东港口推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和海洋强省战略的重任。

 2018年3月,山东高速集团控股整合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组建山东渤海湾港口集团;201979日,威海港100%股权无偿划转青岛港;同年86日,由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和渤海湾港四大港口组建的山东省港口集团正式挂牌成立。通过“三步走”,山东港口顺利迈入一体化发展新阶段。

 新的时代,新的使命,新的征程。山东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提出“三个一”,即港口规划“一盘棋”、资源开发“一张图”、管理服务“一张网”。山东港口也制定了“整合、融合、耦合”的一体化改革发展任务书、路线图,边改革、边发展、边谋划未来,设计实施了“1412N”的组织架构,打造“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渤海湾港为延展,各板块集团为支撑,众多内陆港为依托”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

 整合后,山东港口不仅有效解决了过去各港口之间的同质化发展、无序竞争、重复建设等痼疾,而且稳定货源、开辟航线、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大幅跃升,议价能力、融资能力、谈判能力显著增强,行业吸引力、影响力、话语权与日俱增,保障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力日益彰显。

 得益于此,山东港口与成立时相比,营业收入翻番,获山东省国资委业绩考核A级,稳居省属企业第一方阵。同时,山东港口旗下四大港口集团也取得亮眼成绩:青岛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位居世界第四、第六位,迈入世界一流港口行列,日照港跃居全球第九大港口,烟台港稳居全国第八,渤海湾港生产经营实现翻番式增长。

 由整合阶段正式迈入融合阶段,今年,山东港口开启了“全面融合年”,围绕思想融合、干部融合、制度融合、文化融合、作风融合、业务融合六个方面,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深化一体联动、业务协同,推动山港“巨轮”在高质量发展新航程上破浪前行。

 陆海联动 服务国家战略

 港口是重要的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山东位于“一带一路”十字交汇点、“大循环、双循环”双节点,承接南北、贯通东西、连接陆海。山东要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大有作为,港口是重要“棋眼”。

 对外,山东港口把握“一带一路”倡议、《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等机遇,加强与横滨港、釜山港、仁川港等国外港口合作,累计与国外38个港口缔结友好港关系。

 开通“青岛港—阿布扎比”件杂货航线,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建设橡胶海外仓,构建起生产加工、仓储物流、销售流通等全产业链条;烟台港持续建设几内亚到中国的铝矾土全程物流体系,航线双向发力,实现“重来重回”海上大通道;启动建设中国北方生活消费品分拨中心,“济青双中心、沿黄多基地”布局初步形成……一项项创新业态服务开花结果,山东港口高质量发展呈现出由“量”到“质”的根本性转变。

 对内,通过集团化运作、一体化经营、协同化发展,山东各港口之间增开内支线16条,主要港口之间实现航线天天班。同时,山东港口与国内10个主要港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会同主要内贸船公司打造“两港一航”精品航线,搭建合作共赢平台。

 作为黄河流域唯一出海口,山东港口有针对性地搭建起畅通、便捷、高效的出海物流通道,为加快黄河流域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升级注入新活力。山东港口班列总数达79条,内陆港总数达30个,海铁联运箱量连续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将港口搬到沿黄流域企业的“家门口”。

 在此基础上,山东港口的枢纽地位进一步增强,初步形成区域性现代物流枢纽、“一带一路”多式联运物流枢纽,逐步构建起航线+班列+内陆港的服务网络,实现了航运物流网与陆域物流网的有效衔接,基本形成覆盖山东、辐射沿黄、直达中亚、欧洲以及东盟的海铁联运物流大通道,呈现出功能集聚发展、设施集约布局的良好态势。

 山东港口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服务发展大局,也为自身跨越式发展夯实基础。2021年,山东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较成立时增长25.8%,突破3400万标箱,增幅连年超过全国沿海港口平均水平,原油、铁矿石、铝矾土、粮食等主要货种市场占有率保持全国领先,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贡献了山港力量。

 创新引领 增强发展后劲

“整合之后,山东港口的服务更深入、更贴心,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山东港口这个优势平台把产业链延伸到下游,还可以在金融方面进行合作。”山西一家焦炭企业负责人说。

 这位企业负责人的体会,折射出的正是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以来在做强港口新兴业态上的持续投入。

 按照“紧扣港口主业高效发展、依托港口优势放大发展、跳出港口窠臼创新发展”的原则,山东港口对标国际先进港口,加速布局现代供应链金融、港口贸易等新兴业态,搭建共赢发展平台,产业协同效应不断凸显。

 近年来,山东港口连续承办陆海联动高峰论坛,会上新华社发布国际航运枢纽竞争力指数、新华·山东港口大宗商品指数、RCEP成员贸易互通指数三大重磅指数,同时设立中国北方国际油气中心、港信期货公司,布局大宗商品交易运营中心,逐渐成为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推动者和引领者。

 在新业态蓬勃发展的基础上,山东港口主动与城市相拥,当好产城融合、港城联动的“金牌合伙人”,与山东省内16市全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港城联合体,投资近千亿元布局建设临港产业,全面融入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随着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实验基地邮轮母港核心区的动工,以及总投资138亿元的日照港产城融合项目的集中开工,越来越多的山港项目在齐鲁大地拔节生长。

“硬件”升级,“软件”发力。山东港口坚持招大联强,深化与中远海运、日本伊藤忠、英国BP等行业头部企业的合作,累计招商引资70多亿亿元,解决就业5000余人,贡献税收在沿海7市全部实现正增长、达到105亿元,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打造拉动增长的强力引擎。

 立足新发展阶段,山东港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快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加速由生产资料港向生产生活资料港转型,聚力打造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物流枢纽港、金融贸易港、产城融合港、邮轮文旅港,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数智赋能 绘就生态底色

 今年628日,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在“德翔许明”轮作业中,桥吊平均单机作业效率达到60.18自然箱/小时,桥吊最高单机作业效率达到67.76自然箱/小时,效率一举提升14.2%,第9次刷新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

 青岛港屡次刷新世界纪录,正是山东港口不断向“建设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港口”目标迈进的生动写照。

 青岛港建成全球首个智能空轨集疏运系统;日照港落地全球首个顺岸开放式全自动化码头;烟台港发布“全系统、全流程、全自动”干散货专业化码头控制技术;渤海湾港在全球率先实现门机自动化……全面落实“交通强国智慧港口建设试点”任务,山东港口不断为世界贡献“山港方案”。

 智慧港口建设的累累硕果,也为绿色港口建设注入强大动能。

 借助数智赋能,山东港口建设全国沿海港口首个跨区域、多港区统筹联动的大气环境智慧管控平台,实现各港区大气扬尘污染源全局管控、实时监测分析。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山东港口在全国港航领域率先发布绿色低碳港口“十四五”规划,全力推进“公转铁”运输,推动铁路、水路、管道集疏运占比于2021年达到76.2%。

 在清洁能源利用方面,山东港口推进“氢港”建设,率先引进氢燃料电池集卡以及全球首台氢燃料电池自动化轨道吊,建成电动集卡智能充换电站,开工建设港区首座加氢站,先后完成20多套变频岸电和70多套接电箱建设。

 如今的山东港口,集太阳能、风能、氢能等各种新能源于一身,风电、光伏等非化石能源占发电总量的比重不断提升,能源结构越来越优化,闯出了一条国际领先的智慧绿色港口发展之路。

 心怀“国之大者”,锚定宏伟蓝图。

 站在一体化改革3周年的新起点上,山东港口正以昂扬的斗志向着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的目标坚毅前行,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为山东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贡献港口力量,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记者观察

“以港为家”的乘法效益

 一体化改革3年,是什么让山东港口交出一份份亮眼答卷?

 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深入港区进行了采访。

“我们家在这个港区主要是经营干散货。”

“我们家人对自动化改造都特别支持。”

……

 面对记者的提问,山港人习惯于以“我们家”开头来回答。“以港为家”的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已深深融入山东港口人的基因里。

 随着采访的深入,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让答案愈加清晰。“连钢团队”把自动化码头堆场混凝土梁面的误差控制到仅有一枚硬币的厚度(正负2.5毫米),远低于15毫米的行业标准;“伟丽团队”卯着“头拱地”的劲儿,攻克了专家都拿不准的干散货码头自动化改造难关;技术冠军郭凯驾驶着装载机,1分钟内能开30个啤酒瓶盖……

 人,是山东港口的兴盛之本。

 党建引领,各班组实现党员全覆盖,过硬党支部占比达87%;发扬民主,征集意见建议近10万条,一大批“金点子”转化成改革发展“金果子”;以人为本,畅通晋升渠道,提升薪酬待遇,员工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一体化改革以来,山东港口始终紧扣“人”这一核心要素。

“一滴水只有汇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位管理干部如此评价整合之后的山东港口。

 涓滴成流,东汇入海。正是6万山港人的同心同向,最终汇聚成了山东港口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力量,交出了一份份令世人瞩目的答卷。

上一篇:山东探索道路客运个性化服务多样化发展 县级定制客运服务网明年全覆盖

下一篇:当好预算执行业务全线贯通“排头兵” 交通运输部成功切换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